《羅馬書 12章 12節》
「在指望中要喜樂, 在患難中要忍耐, 禱告要恆切。」
為何保羅要把以上三樣東西放在一起?
其實《聖經》每種安排和架構都有它的意思和道理,《聖經》一粒字, 甚至一個標點都有它的隱喻,《聖經》真是神的聖言, 非常有智慧, 你越研究它就越愛上它。
何況保羅在寫這節金句時都是在預言的靈底下寫, 自有玄機。 我們已經知道, 在患難中要忍耐, 這是必勝之道, 但其他兩樣有什麼關係呢?
第一, 禱告要恆切。
禱告使我們儆醒, 越恆切禱告, 我們就越儆醒。 在大患難、 大試煉和大試探中, 在大黑暗臨到時, 儆醒是非常重要, 它可以使我們免受迷惑、 軟弱和睡著。 五個沉睡, 沒有預備油的童女是好的提醒, 現今九成的基督教和全世界就是這樣。
大試探時,我們要禱告,所以主耶穌被聖靈引導進入曠野受魔鬼試探四十日,主耶穌保持儆醒,不是藉著臨時研究《聖經》,研經是主耶穌之前三十年自小所做的,當然在四十日中他大部分時間默想神的話,但《聖經》只提到和強調他禁食四十晝夜。
《馬可福音 1章 12至13節》
「聖靈就把耶穌催到曠野裡去。他在曠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並與野獸同在一處,且有天使來伺候他。」
《馬太福音 4章 1至2節》
「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 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
主耶穌通常去曠野做什麼呢?禱告。
《馬可福音 1章 35節》
「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
《路加福音 5章 16節》
「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
所以主耶穌是藉禁食禱告勝過撒旦三個非常嚴峻的試探,因為恆切的禁食禱告帶給我們非常超然儆醒的力量。當然神的話是最後攻擊的武器,是核彈,但畢竟,八成的禱告類別是領受神話語式的禱告。
「四十」這數字在《聖經》代表什麼?代表「試驗」
1. 洪水四十晝夜。
2. 摩西在埃及四十年,在曠野牧羊四十年。
3. 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
4. 神給尼尼微人四十天悔改的機會。
5. 耶穌在曠野禁食四十晝夜。
6. 主復活後在地四十天。
結束這點前再舉多個例子,主耶穌一生最大壓力,最困苦,最大患難,最黑暗,最掙扎,最難熬,是什麼時刻?他一生最需要儆醒是幾時?那關鍵時刻,他帶領門徒一起走去做什麼?
《馬太福音 26章 36至48節》
「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到那邊去禱告。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便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儆醒。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儆醒片時麼?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又來,見他們睡著了,因為他們的眼睛困倦。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於是來到門徒那裡,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吧:或作嗎?)!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起來!我們走吧。看哪,賣我的人近了。說話之間,那十二個門徒裡的猶大來了,並有許多人帶著刀棒,從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那裡與他同來。那賣耶穌的給了他們一個暗號,說:我與誰親嘴,誰就是他。你們可以拿住他。」
答案:他走去客西馬尼園,儆醒禱告。你可能問,主耶穌不是釘十字架最痛苦嗎?肉身是,但靈魂的最痛苦時刻是在之前的客西馬尼園,汗水與血因極大的情緒波動和壓力,混在一起然後流出毛孔。
舉個例,考試痛苦, 還是預備考試痛苦?當然是預備考試痛苦,因為之前的預備,漫長而且要等候,等候期間亦要下很多苦工,甚至充滿幻得幻失的感覺,真是煎熬!但考試不同,很短!加上已經正在考試,劍已入鞘,米已成炊。同一道理,所以主耶穌釘十字架前更痛苦。
《彼得前書 4章 7節》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
最需要儆醒禱告的時刻就是末世的七年大災難。
《以弗所書 6章 18節》
「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儆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
《歌羅西書 4章 2節》
「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儆醒感恩。」
《帖撒羅尼迦前書 5章 6節》
「所以我們不要睡覺像別人一樣,總要儆醒謹守。」
第二,在指望中要喜樂。
在大患難和大災難中,在大試探和大試煉中,還有什麼最幫到我們?我相信就是信、望、愛中排第二的盼望。不論是神異象給予我們的盼望,是神的應許給我們的盼望,或好像「2012榮耀盼望」這套信息,是神時代信息和Rhema 給予我們的盼望,都能在極之黑暗、消極無望、水深火熱的大患難中,為我們帶來無限喜樂、無窮力量、大光明、積極和極大的支持,使我們經過和勝過我們所面對壓誇我們的大問題。
有時我們甚至是貧臨死亡邊緣,但好似火爐中的三個希伯來人,盼望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因為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盼望就是有這種神奇力量和果效。有時,某些患難是要長期等候才過,盼望一樣能夠做好它的天職。
「只要還有今日,更好的明天等候我」,盼望不單只是信念。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盼望亦不單只是一種向前的態度和勉勵的說話。盼望亦不單只是每個偉人成功的祕訣。盼望亦不單只是每位運動冠軍無窮毅力的源頭。盼望亦不單只是所有發明家的美夢和心中所看見的實物。盼望亦不單只是所有現存發明品的最雛形種子。盼望亦不單只是所有先鋒、烈士和改革家願意死的推動力。盼望亦不單只是神國的藍圖,亦是實現神國的最大拉動力和積極氣氛維持者。
但今日金句告訴我們,盼望是經歷大患難之人,最佳的伴侶,最好的支持、鼓勵者和安慰者,最佳喜樂的源頭,最好的茶水部和啦啦隊,亦是最犀利的奮鬥勵志催化劑。
《羅馬書 5章 3至4節》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哥林多後書 1章 7節》
「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
總結:
忍耐、禱告和盼望,這三樣東西,就好似鼎的三隻腳一樣,在我們經過和得勝大患難和大試煉的過程中,是缺一不可。
《箴言 17章 3節》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