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威回應201307015栽在的感言

你們想由甜變苦 , 然後永遠都苦 , 好像拿俄米一樣嗎 ? 定希望由苦變甜 , 像路得一樣 ? 關鍵就是我們能否接納和明白父神的心思 , 成為神的朋友 。 決定 「 自私 」 定是 「 捨己 」 , 從神接受 「 靈奶 」 定 「 靈糧 」 。 我可以作證 , 開始教會的幾年後 , 我的師父 , 日華牧師已經與我分享 。
 
在這裏我想同大家分享一個真的歷史故事 。 在秦國中興的時期 , 出現了一位明君 , 他就是秦孝公贏渠梁 , 加上一位世間少有之驚世大才能臣衛鞅 , 他們同心攜手奠定了戰國時代的法治精神 、 原則和系統 , 非常前衛 , 使一個又窮又弱 、 面臨被人瓜分的小秦國 , 變成富强的大國 , 雄霸天下 。 贏渠梁一百二十多年後的八世孫 , 就是叱咤風雲 、 盛極一時 、 統一七國的秦始皇 , 都是因為袓先孝公和衛鞅的改革 , 稱為商鞅變法 , 成為他一生成功的關鍵元素和根基 。
 
贏渠梁的獨生子贏駟,年幼已經成為太子,被他的大伯上將軍贏虔教養,性情變得暴戾殘忍,加上是天之驕子,極之缺乏磨練,自小就是金菠蘿一個,所謂之甜上加甜,不可一世,傲視同群,年少無知。有一次太子的封地要納糧,就是最老資格的老世族眉縣,因為變法的成功,眉縣大豐收,人民興高采烈地收割,然後把要納的糧運去太子府,他們把最優質和上等的獻上,但最後被發現是混合了沙石的劣質貨,他們當然是被人陷害,但太子不分青紅皂白,未經查探和審訊,一怒之下,一劍刺死族長的長子,絕對違反了秦國的法律,結果激起眉縣百姓的不服,大叫冤枉,太子和他的軍隊趕到,不聽百姓的呼聲,目中無人,老羞成怒,變本加厲,即場殺死他們三十幾個壯男,秦國是非常尊重依法辦事的!上至下每人必定嚴守法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是商鞅變法的中心思想和奧妙之處,亦是秦國中興富強的原因,結果太子此舉激起民變,在國難當前的時候,衛鞅勇敢地站出來,冒得罪眾人的險,依法辦理,鐵面無私,執法如山,把太子的老師和伯父贏虔處以劓刑,削去鼻子,極大羞辱,亦把另一位老師也貶為庶民和欽犯,放逐民間,衛鞅救了太子和秦國,法制沒有崩潰,暴民沒有殺死太子。後來國君回都後,亦把這驕縱無禮、缺德敗壞、專橫跋扈的忤逆太子廢了!貶為庶民,流放於秦國的鄉村山地,刻意要他吃苦,接受磨練。似乎一切都完蛋了!由極甜變為極苦,一般人就會怨天尤人,消極潦倒,懷恨在心,憤世嫉俗,一生消極苦毒到死為止,遺臭萬年。但太子的本性像他父親,結果他用了二十年,釜底抽薪,臥薪嚐膽,歷盡千辛萬苦,奮鬥圖強,走遍整個秦國的山間野嶺和村落,謙虛學習,體察民生,了解變法的影響和好處,結果本來是苦的但卻變甜,成為另一位路得,他不但沒有放棄,沒有變苦變毒,因為擁有正確的態度和決定,他受苦蒙福,成為人中之人。二十年的歷練與受苦,沒有白費,苦盡甘來!當國君四十六歲時患了重病,即將離世時,衛鞅當機立斷,把太子尋回,經兩位前輩的考核後,證明太子因受苦已經成為另一個人,謙恭有禮,深明大義,沉厚重道,守法順服,有智慧和愛人民,結果他再被立為太子,成為儲君,他父親死後,他成為青出於藍的明君,治國有道,甚至啓導出五代後秦始皇這樣出類拔萃的降世雄主,統一中國。之後的漢朝都是承接秦朝所有而得天下,統冶中國四百多年,奠定中國最鼎盛的漢人文化。
 
究竟苦是好,定是不好,你自己定奪。

Powered by WordPress | Designed by Elegant Themes